2020年8月3日 星期一

(二)退休規劃:提領策略與資產配置,運用總報酬投資法(Total return appoarch)【4%法則】夠提早退休嗎?考慮「遺產」後的情況!

💥繼續討論上次退休規劃中的「固定提領策略」

🔥在開始之前我們先清楚一些條件

👉傳統退休人士:有30年的退休存活期間。
👉提早退休人士:有60年的退休存活期間。
FV=0%,不留任何遺產。FV=100%,留下100%原始退休金(經通膨調整後)的遺產。

💥考慮加入FV的原因:

👉我們會想留遺產給家人,或捐贈給慈善機構。
👉那種慢慢花光退休金的感覺真的很差,也會讓子女擔心。

圖像裡可能有顯示的文字是「 100 90 Prob( Success) for 4% SWR by Equity Weight and Final Asset Target 10 70 80 nea 60 50 30 20 10 10 20 30 horizon &FV=0% 30Y horizon &FV=100% 60Y horizon FV=0% 60Υ horizon F=100% 90 40 60 Equity Weight (%) 70 80 100 」
圖像裡可能有顯示的文字是「 100 90 Prob( (Success) for 3.5% SWR by Equity Weight and Final Asset Target 0 80 70 50 AOR 40 30 20 10 30 30Y horizon &FV=0% 30Y horizon FV=100% 60Υ horizon & FV=0% 60Y horizon &FV=100% 90 100 40 60 Equity Weight (%) 70 80 」
💥圖中的線:
👉深藍:退休後活30年,不留遺產(Trinity Study的研究目標,跟其他三條線比起來像是異類XD) 。
👉黃色:退休後活60年,不留遺產。

👉淺藍:退休後活30年,留下100%的遺產 。

👉深紅:退休後活60年,留下100%的遺產。

💥看圖說故事:

💧提早退休人士,想要有比較高的成功率,股票的比例也要跟著越高(monotonically increasing)

💧3.5%的提領率且不留遺產的情況下,傳統退休人士的股票部位可以降得比較。但是對於提早退休或傳統退休想留遺產的人,股票部位低於70%都算滿危險的

💧對於提早退休人士,用4%當作提領率,低於70%的股票比例非常危險

💧對於想提早退休的人,建議用3.5%當作提領率,再搭配50-75%的股票比例,會比較合適。因為股票比例高到一定的程度之後,他的邊際效果就會開始遞減,有時候甚至還會讓成功率下降(可看深藍線末端)。

💧另外對傳統60多歲退休的人士,這次研究的結果跟Trinity Study相符合。在退休後的30年內,採4%的提領率加上至少50%的股票部位,算是相當安全的。如果想比較保守一點,可以採用上述提早退休人士的建議。

💧傳統退休人士,想要降低波動股票部位不想太高,用3.5%的提領率會比較好。

🔥🔥🔥再來我想考考大家:
為什麼淺藍色深紅色這兩條線會有「黃金交叉」

👉「蛤?提早退休留下遺產的成功率反而比傳統退休高?那我現在還在等什麼?」

🔥答案:其實很直覺,小君在30歲有1000萬退休,跟小明在60歲有1000萬退休。兩個人在90歲時,誰留下(經通膨調整後)1000萬遺產的成功率高?
就圖中舉例:

💧提早退休的人,在3.5%提領率與75%股票比例下成功率有97%(不留遺產),想要留遺產成功率是93%,成功率只降低小小的4%!

💧而傳統退休人士,在4%提領率與75%股票比例下,成功率有99%(不留遺產),但是想要留遺產成功率變成70%,成功率大降29%!

🔥因為在較短的退休期間,允許較高的提領率。但就是因為期間短,整體複利時間有限,想要留下遺產,就要大幅降低提領率!

🔥同理,淺藍色的線比深藍色低那麼多,深紅的線卻只比黃色低一些些!

下圖為不同遺產留存(FV)下的提領狀況:
未提供相片說明。
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💥『最強懶人包』:1871-2015年【4%法則】在美國的應用情形

💧對於60多歲「傳統退休」人士:
👉🏻4%的提領率搭配50-75%的股票部位,成功率接近100%!

💧對於「提早退休」人士:
👉🏻像是想在30歲提早退休,3.5%的提領率搭配50-75%的股票部位,成功率高至9成以上!

🔥那如果我改成這樣呢?
💧傳統退休人士:
👉🏻只要存到「25」年的花費,就夠你用「30」年!

💧提早退休人士:
👉🏻只要存到「28.6」年的花費,就夠你用「60」年!

感覺滿合理的,各位有發現什麼盲點嗎?


💥之後會陸續介紹的研究:
💧Step1:因為「美國」市場不代表「全球」市場
👉🏻介紹1900-2015年【4%法則】在全球市場的應用情況

💧Step2:因為過去「歷史回測」資料並不代表「未來」情形
👉🏻介紹蒙地卡羅模擬(Monte Carlo Simulation)的相關研究
最後還是要來張圖片解說
圖像裡可能有顯示的文字是「 Cumulative returns 1.9 portfolios 1.8 different equity weights (ignoring withdrawals 1.7 Return Target EQ=50%. RealRet= 36% EQ=60%. RealR et=3 23% EQ=70% Reet=3 06% EQ=80%. RealRet 85% EQ=90%. RealR et=2 6% EQ=100% RealR et= me 0.7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Year 」
👉🏻如果有人跟你說:「在西元2000年後,單純用4%法則,可以讓你過得很舒服!」,肯定是跟你在開玩笑的😂


圖片來源:EarlyRetirementNow by Dr. ERN , Ph.D. in economics.
💧頻道粉專連結(有相關問題可至此發問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(五)退休規劃【重要小結】:總報酬投資法(Total return appoarch)的提領策略與資產配置。

💥 利用被動指數化投資累積資產的同時,必須先提早進行退休規劃! 👉🏻 今天要介紹的是【4%法則】: 💧 退休金到底夠不夠用?存這樣夠我退休了嗎? 💧 退休後每年可以從投資組合中拿多少錢出來用? 💧 退休後的股票部位?成長性?風險? 💧 退休後的債券部...